2007/03/15 | 在祖国各地洗头
类别(文摘、评论、读后感) | 评论(0) | 阅读(49) | 发表于 14:12
 我的妈妈几十年如一日,一直用一种叫素馨的洗发膏。现在要是找到这种发膏还真不容易。我的妈妈的一位同事,常常抱怨洗发液洗不干净头发。她说她从小是用鸡蛋和面汤洗头的。我不知道洗头算不算是一种文化,但是我知道洗头的确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乃至生活观念。

      我曾一度非常讨厌洗头,因为要烧一大壶水,还要把头发一遍一遍浸在水盆里,如果是长发,就更麻烦。在上大学的时候,女生浴池总是排长长的队,从二楼一直蜿蜒到一楼,倘是周末,还要绵延几百米在路上,男生们穿来过去,不认识还无所谓,要是一个班的或一个系的,见了面脸上讪讪的,有的时候好容易披羞戴辱的排到了,大妈告诉你: “回去吧,水凉了。”那个时候,洗头真是一件烦心的事,可是要把长发剪了又舍不得。在我印像里,整个大学阶段,几乎没有把头交待给什么玩弄 “顶上功夫”的人。只有一次,因为要照毕业照,于是决定找个地方整理一下。我是听从推荐找的一家理发馆,生意兴隆的不得了。坐下来等了很久,才轮到给我洗头。简直不堪忍受,不但头发是湿的,脸上脖子上,全滴滴答答的。

      在工作以后,洗头方便多了,单位有浴池。但是,除了卫生的需要,我并不觉得洗头是什么享受。有一次去南方出差,同行的同事约我去洗头,我说饭店房间不是有淋浴吗?后来才知道洗头大有花样。

     我们住在珠海的歧关大酒店,大酒店的发廊很宽敞。沿墙是一排皮椅,中间是冲水区,全是仰式的,保证不会让你脸上的妆一塌糊涂。一说洗头,小姐立刻给你一件特制的薄斗篷,你披上以后,就开始正式操作,大约整整洗了一个小时。收费是30元。当时是夏天,剧热。可是洗一个头,立刻心旷神怡。

      不久之后,出差去广州。临走,被人提醒:别忘了洗洗头。在广州的一段时间,正是天最热的时候,每天黄昏时分,大家成群结伙的去洗头。广州的发廊多如牛毛,不用等,全是坐着干洗,最后冲水的时候也是仰式的,一次10元。因为没什么事,所以在广州的10天,几乎一天要 “考察”一个新发廊。发现都差不多,不欺生(或者我们被欺了生不知道),而且,洗头妹多不是本地人,所以她们不说 “鸟语”,这让外地人感觉好一点。蒸笼似的白天行将结束,大地的热气还没有完全散尽,躲到发廊洗个头,花十元钱享受一下从头至肩的按摩,然后,天全黑了,这时再一头轻松的找了地方和朋友喝茶吃宵夜。这就是我们的广州生活,我不知道,缺了 “洗头”这一环节,广州人怎么才能完全排泄掉白天的高温和内心的浮躁。我在广州的白天,看到的全是拥挤,奔命,汗流浃背,车水马龙,但是,到了晚上,整个城市像是被做了头部按摩,很放松。我的一位朋友在广州落下“毛病”,回来后,动不动就要找一家美发厅。累的时候,说是为放松;闲的时候,说是为消遣。总之“哆嗦”进去不少钱,还抱怨 “南桔北枳”。要知道,北京早几年的发廊可不那么时兴 “按摩”,而且,仰式冲水也只限于一些大宾馆或招牌大大的美发厅美容院。一次收费总在100元上下。

      洗头最有特色的大约是云南。我在云南玩的时候,一位导游告诉我,这里洗头很舒服,和别的地方不一样,是躺着洗。开始,我以为就是流行于南方城市的 “坐洗仰冲”,后来才知道有天壤之别,这种被称为 “缅式”洗头的洗法是我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把头当头伺候的。在西双版纳的时候,留恋于美色,尽管导游一再推荐仍没有顾上 “缅式洗头”,虽然后来知道那里的最便宜。

      我从昆明到石林,坐的是那种气味很不好的长途汽车,原计划夜行晓宿,可由于是旅游旺季,早晨到的时候,前一拨客人还没退房。所以只好等着。这一天的狼狈可想而知。几个朋友索性取消了观洱海的计划,一致决定边在酒店洗头,边等待空房。

   恰巧是缅式洗头。小姐先把你带到更衣室,一脱再脱,小姐仍不动声色。最后,我停住了。小姐这才意识到我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。她告诉我应该全无保留。如月过柳梢,丝丝不挂。我差一点以为她老人家误会为我要洗澡。

    穿上雪白的浴袍,跟着小姐到洗发部。几张像手术台一样的床一字排开,要洗发的人平躺在上面,从头开始。缅式洗发的小姐得要一把子力气,她在洗了头,掏了耳朵,做了面部头部按摩之后,还得做背部按摩。顾客仍然仰面平躺在台子上,小姐从颈部开始沿脊柱的两侧往下顺,一左一右,她们的术语叫 “掏背”。总之,最后,你再去冲个澡,然后换回自己的衣服,到吹风部由师傅给你吹好,全过程大约将近2个小时,收费60多元。与我同行的一位中年妇女,一路上不管白天多累,晚上不吃安定就睡不着。可是,她竟然在洗头的台子上鼾声大作,小姐也不去理会,自顾按程序做。

      这种缅式洗头我只在云南遭遇过一次。是所有洗头方式里最彻底,最舒服的。我在离开云南的时候,导游告诉我:当地的这种洗头方式主要不是为当地人服务的。因为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偏低,很多人的月收入只有400元,所以他们不会去享受这么个洗头法。这种洗头主要是为跑生意的,旅游的,还有很少一部分本地有钱人服务。导游说,她每送走一个团,就去洗一次。尤其是,当送走一拨讨厌的客人。她说,她要不这么踏踏实实的洗上两个小时,她根本就无法忘掉所有的不痛快,以及有的客人的蛮不讲理和出口伤人!

      现在,北京的大街小巷,星罗棋布的点缀着大大小小的发廊。一进门就问是不是洗头。很多门脸直接打出广告:免费按摩。也许,北京发廊的按摩不比南方的差,但是,由于它的因陋就简总让人觉得像是在作坊里揉面。北京宣武区有一处叫菜市口的地方,过去是刑场,也就是专门砍头的场所,戊戌变法六君子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。现在,那里的路被拓宽了,但几年前,马路还没拓宽的时候,那里云集着许多发廊,隔几步路就是一家。那是“名副其实”的发廊,从门口到最里边的水池,像一根直肠子。“直肠子”的一面是镜子一面是墙。在墙与镜子之间,塞进一排坐椅和立于椅后的一排小姐。按摩从头开始至两肩至大臂小臂各手指尖,最局促的时候,是背部到腰际的按摩,客人须伏在镜子前的一段窄台上。如果同时几个客人一起到这个环节,从门口路过往里一看,真像鱼肉之于刀俎,一点不夸张。大约是因为收费只在10至20元之间,所以常常人满为患,而且客人看上去很多是普通劳动者。

     我有一朋友,新婚数月,新郎成了老公,新娘还没见过他洗头,每天冲凉,老公都把喷头调至齐肩高,头发总是干干的。新娘问:“亲爱的,你从不洗头吗?”老公很诧异:“难道没洗干净?我可是刚洗过。”原来,她的老公早在单身时候就把洗头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发廊。

    把头交给发廊,把脏衣服交给洗衣店,把出没红尘的身体交给桑拿浴芬兰浴……我想人是越来越会享受了,这也有好处。因为这符合拼命挣钱,辛苦工作然后再集中享受,彻底放松的现代生活原则。有一次几个朋友聊天,都说如果一段时间不花一笔钱,就会心神不宁。那几个朋友都属于大忙人,平常连花钱都是匆匆忙忙的。到了休假,他们根本没办法倒头就睡,因为大脑里像上了发条一样,滴答滴答,没有要停的意思。一个在大学里从没叠过被子的男生说:原来再累,再不痛快,往被子里一钻,一觉醒来,又是一个新太阳。现在,非得去狂造,洗头、蒸桑拿、温泉,揉揉捏捏……

     我想,去哪里洗头,怎么洗头,为什么洗头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,无可厚非,但是,把洗头独立成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休闲方式,用来放慢节奏,调节身心,这的确高明。因为,人既然长了三千烦恼丝,就总得想办法排除烦恼,而烦恼如春草,更行更远还生!所以,洗头的生意一定会红火。

    从各地的洗头方式上说,缅式洗头是最周到的,但是显然不可能经常受用,属于 “名曲欣赏”级的;南方城市比如珠海广州,洗头像喝早茶吃宵夜一样,不很花钱,又颇讲究;而至于北方城市比如北京天津,北方人特有的爽快更着重于洗头带来的舒服,而至于洗头的情致少一点或者没有也无关宏旨。变化从头开始,不信,你去让小姐洗个头好了,生活确实不同了,在以前,你可能认为这是无聊,人人都有一双手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为什么交给别人?现在,不一样了,我的同事第一次到南方享受按摩,紧张得一塌糊涂,但现在,有一段时间闲着,就得 “摩挲机”一次。为什么不呢?

    为什么活得那么累?可是当他不得不花钱换取放松的时候,他有没有意识到他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来放松了,这是他的幸福也是他的不幸,因为离开这些地方,他将寝食难安。

    “大隐隐于市”,现代人在万丈红尘之中找到了放松身心的地方,那就是隐于路边的发廊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春日迟迟

文件大小:424423字节
文件地址:http://blog.5d.cn/user11/bacchus/upload/2006-01/21_573.jpg
文件类型:图片文件
尺寸:  x
创建时间:2006-12-6 2:42:10
访问时间:2007-3-15 14:15:25"洗头事小,却是头等大事;一头的长发,疏于打理,偶尔拂头弄姿,却是一地白毛,真是形象大损。难得有做人的机会,难得还有这样的放松方式,洗洗头,在祖国各地洗头应该是一件光荣而又伟大的事情。”

0

评论Comments